English

李石曾及其翻译的外国戏剧

2000-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郭延礼(济南) 我有话说

外国戏剧最早的中译要算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后改编成戏剧。当时春柳社演出的是小仲马的悲剧《茶花女》第三幕。这个剧本是由留学生、春柳社成员曾孝谷(1873—1937)翻译的,可惜的是,这个翻译文本没有流传下来。

近代翻译戏剧有文本记录的最早的译者李石曾(1881—1973),名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人。1902年他随驻法国使臣孙宝琦入法,后曾在巴斯顿学院和巴黎大学学习,研究生物学,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创始人。李石曾信仰无政府主义,曾与张人杰、吴敬恒等人组织世界社,出版《新世纪》鼓吹无政府主义,对国内知识界有一定影响。他系同盟会会员。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和政治活动,历任北京多所大学的教授、校长。1973年病逝于台湾。

李石曾在青年时代颇喜爱文学,他在法国学习的专业虽然是生物学,于当时外国的戏剧却十分关注,大约这也是受到了梁启超等人所宣传的“小说(包括戏曲)救国论”的影响吧。

李石曾翻译的第一个剧本是波兰廖抗夫(LeopoldKampf,1881-?)的戏剧《夜未央》(AmVorabend),这是一个三幕剧。1908年法国万国美术研究社出版。剧本是写俄国虚无党著名的女英雄苏菲亚暗杀帝俄沙皇一事。作者廖抗夫是一位波兰的戏剧家,从剧本主旨和他为李石曾的中译本所写《序言》看,他当是一位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序言》中说:“地球上必无无代价之自由。欲得之者,惟纳重价而已。自由之代价,言之可惨,不过为无量之腥血也。此之腥血又为最贤者之腥血。”而剧本的译者李石曾当时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他之所以首先翻译廖抗夫的《夜未央》这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剧本,是与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党的暗杀风潮分不开的。所以剧本在法国有了中译本后,很快又在广州革新书局出版(1908年10月初版,1928年5月出第四版),并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欢迎。

1930年上海启智书店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译本,题名为《前夜》,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时,巴金又改名为《夜未央》。此剧的巴金译本,抗日战争时期,文化生活出版社于1943年又在重庆出版渝一版。由此可见廖抗夫的这一戏剧深受中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了。廖抗夫早在李石曾中译本《序言》中就说过:“吾甚喜吾之《夜未央》新剧,已译为支那文,俾支那同胞,亦足以窥见吾之微旨。夫观今时世之黑暗,沉沉更漏,夜正未央,岂独俄罗斯为然?”他又说:“吾属此草,虽仅为绝短时代一历史,然俄罗斯同胞数十年之勇斗,精神皆在文字外矣。支那同志,其哀之乎?抑更有狐兔之悲耶?”剧作者是希望他的这个剧本能激起中国人民反抗黑暗专制政府的热情和战斗精神,看来廖抗夫的《夜未央》在中国受众特别是青年爱国者的思想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也是1908年,李石曾又翻译了法国蔡雷的剧本《鸣不平》(1908年万国美术研究社刊),这是一出社会讽刺喜剧,原名《社会之阶级》。剧本通过社会上对于因不同职业而区分贱贵及其不同态度:鄙视和骄傲,讽刺了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此剧1901年首先在巴黎文化剧院演出,十分轰动。1906年法国昂端剧院又上演此剧,此时李石曾正在法国留学,亦亲临剧院看戏,据译者所见:“此剧连演数周,每夜座客充塞,车马阗溢门外,不得入场卷,怏怏而去者甚多。”(《〈鸣不平〉引言》)可见此剧受社会欢迎的程度。译者有感于当时中国门第观念之深、社会不平等现象更为严重,亦出于“开启民智”、“有功社会”之意,译了这一讽刺喜剧,用心之善,灼灼可见。

李石曾在法国两次居住十余年之久,他至少精通法文,但他翻译的外国作品不多,就我所知仅有这两部戏剧。《夜未央》和《鸣不平》是我国翻译戏剧有文本可查并公开出版的最早的两部剧作,仅就此而论,它们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